朱总司令爱读书
2021-10-11 15:42:30   来源:四川省玉阶文化基金会     作者:朱新华  点击:


  我的爷爷朱德,自幼出身贫寒,全家竭尽全力供他读书。6岁起便进入私塾,他勤奋好学,刻苦读书,每次考试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备受塾师的喜爱。
 
  爷爷参加革命后,依然保留了认真读书的习惯,并且延续了他的一生。习总书记在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我们纪念朱德同志,就是要学习他一生学习、一生向前的奋斗精神。”爷爷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都十分重视学习的重要性。
 
  早在1911年,爷爷在云南讲武堂结识了蔡锷将军,他常到这位尊敬的教官那里看书,使他大开眼界。蔡锷编辑的《曾胡治兵语录》一书,为曾文正公文集、胡林翼文章之精华缩影。爷爷曾听蔡将军对此语录本逐章逐段的讲解,使他受益匪浅。直到30年后,他已经担任了八路军的总司令,还仍然认为蔡锷编辑的《曾胡治兵语录》对他带兵、作战有很多教益。并进一步认识到读书,特别是藏书对于求学问,获得知识的重要作用。
 
  1916年,爷爷驻军在泸州,结识了一些文朋诗友,购买、收集了大量的书籍。古代文史哲类方面的书籍就有四五千册之多,分别存放在南溪旧居和泸州寓所。后来大部分书籍捐赠给了学校、档案馆及杜浦草堂等。建国后,珍藏在南溪旧居的二十四史全套及古代文史类书籍一千多本,在运往北京的途中,因泸州暴雨,交通中断,将这些书存放在泸州图书馆。如今,这些历经100多年书籍已成为泸州图书馆的镇馆之宝!
 
  从1918年8月到1919年4月,爷爷认真阅读了《史记》和《三国志》,并写下了一百多处批语,如:“成大事者起兵以义。”“人思自利未有不解体者。”“师出无名,焉得不大败。”等等
 
  爷爷最早了解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就是通过阅读《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等传播新思潮的刊物,他和好友孙炳文一起在读书的同时,还经常讨论革命的道路问题,认为以往革命没有成功,一定是在某个根本性的问题上出了毛病。1921年爷爷得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他下定决心去寻找一条新的道路。他于1922年4月到达北京拜见李大钊先生,不巧的是大钊先生已经离开北京。同年6月爷爷和孙炳文又转到上海,会见了陈独秀书记。他向陈独秀提出要加入共产党的要求,被陈独秀蜿蜒拒绝。陈独秀认为朱德是一个国民党军队的高官,身居高位,衣食无忧,怎么会加入一个工人阶级的穷党。要想加入共产党必须要经过严格地、长期地考验。
 
  爷爷当时很痛苦,他说:“我感到绝望、混乱。我的一只脚还站在旧的秩序中,另一只脚却不能在新秩序中找到立足之地。”陈独秀的话没有削弱他寻找共产党的决心。
 
  1922年10月,爷爷和孙炳文一起远渡重洋,万里找党,终于在德国柏林见到了共产党旅欧支部的负责人周恩来同志。他与周恩来进行了彻夜长谈,叙述了他要求加入共产党的决心。是因为共产党的纲领及奋斗目标,深深地打动了爷爷。他认为只有共产党才可以肩负起民族复兴的重担。以后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周恩来被爷爷的真诚申请所打动,在周恩来和张申府的介绍下爷爷终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从此他立下誓言要终身为党服务,做军事运动。
 
  在德国期间,为了尽快地适应环境,解决语言上的困难,他每天步行于学校与住所之间,利用一切机会到工厂、学校、商店与路人交谈。他走遍了柏林的大街小巷,很快爷爷就能用德语与当地人进行交流。不到半年的时间他就可以借助字典通读德文版的《共产党宣言》。
 
  爷爷读书的兴趣广泛,政治、经济、文学、军事及工农业方面的书都会涉及。他看书有个习惯,重点的段落会标注出来,并随时将自己的观点、体会写在书页中。不懂的地方会反复推敲,查找资料。这种方法也教会了我们,让我们从小养成认真读书会读书的习惯。爷爷常说:获得知识的道路就是要努力学习,多读书。1953年7月,爷爷在《青年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一文中指出:“青年团员们必须要有更多的知识,而获得知识的道路就是努力学习。”还说:“为了建设祖国,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政治、文化和技术......我们的社会是天天进步的,我们也应该天天进步,这就需要学习,不学习就会落后,就不能跟社会一道进步。”1958年10月,爷爷在接见中央国家机关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代表时再次强调:“青年必须向革命前辈学习,向工农群众学习,向其他成年人,老年人学习,学习他们一切有用的东西,把人类发展中的一切优良的成果都继承下来。拒绝学习,自骄自傲,是必然不能进步的。”
 
  1960年3月10日上午,爷爷回到了他阔别已久的故乡,来到了他曾经任教的马鞍小学视察,并为学校题词“努力学习,热爱劳动”。爷爷不仅重视自身学习,而且还动员其他人一起认真读书。为鼓励广大群众多读好书,认真读书,在新华书店发行的《多读好书》4本宣传小册子上,1959年6月26日爷爷专门为其第二辑题词“认真读书”。并教育我们长大了要学好一门技术,做又红又专的接班人。
 
  1969年文革期间,爷爷和在京的部分老同志被疏散到了广东从化,我是陪在爷爷奶奶身边唯一的亲人。在这段日子里,我们朝夕相处,爷爷的言行处处感染着我,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在从化期间,每天上午是爷爷读书看报的时间。自从我来到他们身边,读书的任务就由我来完成。那个时候,我年纪小,读书不过脑子,只会照本宣科,尤其是读报纸,经常一带而过。爷爷发现了我的问题,每次读完一段,爷爷就会向我提出一些问题让我回答,我经常是回答不上来。但是,爷爷总是耐心地给我解释,教我如何掌握学习要领。书中遇到不懂得问题,用本子记下来,反复学习,作好读书笔记,直至融会贯通。爷爷的学习方法让我受益终身。
 
  我给爷爷读的最多的两本书是毛泽东的《实践论》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这两本书反复读了多遍。
 
  爷爷对待学习的态度是非常认真地,而且是持之以恒的。在七十年代初,中央党校的成仿吾先生和他的助手们根据1848出版的德文原版《共产党宣言》重新进行了严格的校正。再版了《共产党宣言》的新译本。为了适应老年人阅读,还专门出版了大字本。在爷爷90岁高龄的这一年,也是爷爷去世前的一个多月,1976年5月19日,爷爷收到了成仿吾先生送来的两本书。吃过早饭,他便进入书房,认真地读了起来,还不停的用笔在书上圈圈点点。第二天,便让秘书给成仿吾先生打电话,他要亲自到成先生家看望他。成仿吾先生听说总司令要来,赶忙说:“不要来,还是我去看望他吧。”最后,在爷爷的坚持下,他们来到了成仿吾先生的家。
 
  爷爷先后读过成仿吾先生翻译的三个版本的《共产党宣言》,爷爷认为最后这个版本翻译的很好,没有倒装句,好读好懂。他还对成仿吾先生说:“这是根本性工作,做好这一工作有世界意义。这部经典著作讲的都是一些基本问题,如阶级斗争、民族与国家问题、家庭与妇女问题等,都讲的很清楚。现在很多问题讲来讲去,还是要请教马克思恩格斯,总得看《共产党宣言》是如何讲的......”关于这本书,他们讨论了很久。
 
  爷爷的一生常以革命到老,学习到老,改造到老鞭策自己,他常说:“学习好比人身的血要流动一样,不能停息,只有经常学习,才能懂得为何革命,如何革命。”爷爷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是我们终身学习的楷模!
责任编辑:刘俊
 

上一篇:我陪朱总司令看望成仿吾同志
下一篇:戎马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