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孙女朱新华讲述——天心整军 爷爷扭转起义军命运
2021-10-13 16:23:16   来源:中国江西网     作者:  点击:


  尽管身在北京,63岁朱新华的思绪因为“八一”临近而不时被牵回1400余公里外的江西。作为朱德唯一的孙女,今年4月,朱新华带队参加“八一征程寻访团”时,在江西走过南昌、修水、安远、大余、井冈山等多地。每走一处,朱新华就更深刻地理解了爷爷坚定的、笃定的、永不动摇的共产主义信仰,这种信仰已经内化成了她的行为标尺。
 
  天心整军保存起义火种
 
  作为八一南昌起义的领导人之一,朱德在起义前夜,为了钳制国民党驻南昌的军队,出面设宴邀请国民党部分团级以上军官喝酒打麻将,以此拖住他们,转移和麻痹敌人的注意力。
 
  朱德真正担当大任,是在起义之后。在今年4月带队参加“八一征程寻访团”时,朱新华和其他革命后代一起参加了安远“天心整军”军史专题陈列馆的揭牌仪式。通过这次实地寻访,朱新华深刻地认识了扭转起义军命运的天心圩整军,以及爷爷朱德在其中担当的角色。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后,起义军分批撤出南昌,计划进入广东发展革命力量,争取外援。在广东三河坝,起义部队分兵,由朱德率部在该地阻击敌人掩护主力部队。经过数次苦战,出现了“师长、团长均皆逃走,各营、连长亦多离开”的崩溃局面,走到江西安远天心圩时,部队只剩下800人。
 
  在这样军心不定的时候,朱德首先站了出来:“我们今天的革命就像俄国1905年一样,俄国人1905年革命失败了,1917年他们就成功了,我们今天是俄国的1905年,我们也有我们的1917年,现在是我们最关键的时刻。但是黑暗是暂时的,我们只要保存实力,革命就有办法。”朱德表现出来的坚定意志和必胜的信念成为保存下来的起义军最坚强的依靠。
 
  “朱德保留了南昌起义的火种,并让这火种从此再也没有熄灭。在最困难、最无望因而也最容易动摇的时刻,朱德表现出如磐石一般的革命坚定性,使他成为这支部队当之无愧的领袖。”少将金一南在他的著作中给了朱德如此高的评价。
 
  天心整军前后,八一南昌起义队伍经历了浴火重生,朱德也经历了凤凰涅槃。凭借坚定的革命信念,朱德先后成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八路军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赣南三整为上井冈埋下伏笔
 
  改变八一南昌起义军溃散命运的天心整军和大庾整编、上堡整训,被合称为“赣南三整”。在中国革命史上,由朱德主持的“赣南三整”和著名的“三湾改编”是并重的。
 
  今年4月份的八一征程寻访活动中,朱新华和团员们一起参观了大庾整编旧址——南康乡祠,聆听了讲解员对大庾整编历史的讲解。
 
  1927年10月,大庾整编之后,八一南昌起义余部从一支毫无建制,军、师、团都是空架子的部队,整编成了一个纵队,部队面貌焕然一新。整编之后,朱德非常自豪地说:“我们的队伍经过千锤百炼,现在已经成为一支坚不可摧的钢铁部队。”
 
  当年11月,起义军到湘粤赣三省交界的崇义县上堡再次整顿了纪律并实施军事训练。上堡整训,只有二十多天,但为起义军战略战术的转变,即由攻占大城市的武装暴动,向深入农村、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转变;由正规战逐步向游击战转变,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朱德领导的“赣南三整”,让部队的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得到了大幅提高。从而,在两个月后,才能再举义旗,发动湘南暴动,创造出另一个崭新的局面。如果没有“赣南三整”,很难设想会有湘南暴动,当然也就不可能有井冈山的两军胜利会师。
 
  几次整编让部队面貌焕然一新,而朱德在八一南昌起义后发挥的重要作用,没有止于此。
 
  井冈山会师是一次对中国革命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会师,它推动了日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迅速扩大,为尔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反对帝国主义的武装威胁、干涉和侵略奠定了坚实基础。井冈山会师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使朱德与毛泽东的名字紧紧地联结在一起。
 
  “朱毛会师”后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深耕,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的意义是无法估量的。它为当时的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出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从此,“朱毛”红军闻名天下,“朱毛红军成了中国革命的象征”,“朱毛”成为领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光辉旗帜。
 
  以德树人成朱家家风
 
  无论在什么场合出现,朱新华都衣着朴素、亲切随和。除了长得酷似爷爷朱德的国字脸和浓眉,并没有别的向别人“宣布”自己是伟人后代。朱新华认为,自己与街头任何一个退休老太太并没有什么不同。
 
  但是,朱新华仍然为自己是伟人的后人而骄傲。这种骄傲,并不意味着可以躺在爷爷的威名下衣食无忧地生活,而是要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
 
  上世纪70年代,朱新华在医院工作时,医院条件比较差,病房里没有热水,病人喝的热水需要医院工作人员一桶一桶从锅炉房挑上楼。朱新华一桶一桶挑上楼,走平路时也能一下挑4个桶,别人都觉得很惊奇。作为“红后代”,朱新华事事想着做表率,不辜负流淌在自己身体里的红色血液。
 
  除了踏实肯干,朱新华说,朱家家风的主要内容还是——以德树人,勤俭持家。说到这儿,朱新华讲了一个小故事。朱德晚年在广东从化期间,有一次带着朱新华出去散步,门口就有站岗的哨兵,哨兵给他敬礼,他每次都给人家回礼,朱新华没有这个习惯,就跟在后边走过去了。朱德看了孙女一眼,对她说:“这个小同志刚才给我敬礼,你为什么不给他回礼?”朱新华说:“他不是给您敬的礼吗?”“但是我们在一起走,我们都走过去后他才把手放下来,人和人之间要互相尊重。”朱新华懂了,以后每次都回礼。
 
  尽管只是一个非常小的细节,但是朱新华由此想到在战争期间爷爷帮战士扛枪、站岗;长征途中,爷爷带头抽出一匹牲口供伤员使用,要求“把伤员全部带走,一个都不能丢”。虽然朱德职位很高,但很爱兵。朱德也用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深刻地影响着朱新华。
 
  朱德用坚如磐石的革命信仰和超乎常人的气魄,改变了八一南昌起义部队溃散的命运,保留了革命的火种,为日后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他也因此成为中国革命史上当之无愧的伟人之一。他所坚持的信仰和精神,不仅深刻影响着朱新华等朱家后人,也让朱德成为国人追慕的精神标志。
责任编辑:王美裕

上一篇:戎马一生
下一篇:朱德与南泥湾